赢16万场官司 机器人律师助用户免交百万罚
全球首个在线聊天机器人律师“不要付钱”大获成功,助诉讼者省近千万人民币
近日,一个名为“不要付钱”的在线聊天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短短的21个月内,这个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律师”的程序,成功打赢了超过16万场针对违停罚单的上诉官司,为诉讼者节省了约1929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个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是一位年仅19岁的斯坦福大学英国籍学生乔舒亚·布劳德的杰出贡献。布劳德在一名熟悉交通法规的律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并扫描了成千上万份相关法律文件,创建了这个供用户免费使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通过一系列简单的问题来确定是否值得上诉,如询问用户是否注意到明显的停车标志等。一旦确定有必要上诉,它便会引导用户一步步完成上诉流程。
布劳德表示:“我认为收到违停罚单的人在社会中属于较为脆弱的群体,他们并非故意违法,却经常面临地方的罚款剥削。”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用户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赞赏这一免费服务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据统计,迄今为止,“不要付钱”应用程序已帮助用户向执法机构提起25万起违停罚单上诉诉讼。
目前,“不要付钱”仅可在伦敦和纽约使用,但布劳德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止步。他计划将这一服务拓展到西雅图市场,并该程序的其他用途。未来,布劳德打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们申请航班延误补偿赔款、向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普及权利知识,并为难民提供法律援助。这一系列的计划展示了布劳德对于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要付钱”这样的创新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它们将不仅提高司法公正性,还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乔舒亚·布劳德的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展现了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担当。
机器人技术
- 赢16万场官司 机器人律师助用户免交百万罚
- 马斯克:人类是人工智能的最好载体
- 华北工控平板电脑放彩智能叫号机提高政务服务
- 武汉部分餐厅引进机器人送餐 餐协会长:智慧餐
- 科大讯飞与互动百科联手进军人工智能
- 机器人怎么链接设备
- AI和网络安全工作的未来
- AI人工智能有了好奇心会怎样?一整天对着电视
- 去年重庆智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40亿元
- 落后欧美15年,70%市场被垄断,国产机器人能否
- 中国公司推出iPal家庭机器人 或将取代人工保姆
- 澳门国际机场代表出席2025国际服务机器人高峰论
- 雷军:我站在人工智能这边
- 人工智能很完美?不,它还有这八大关键挑战
- 云计算成本之争:云和本地IT哪个更便宜
- 一家日本无人机公司的深圳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