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表文章:我不会奴役人类,霍金的预
迄今为止,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令人瞩目的地步,它是我们为了服务人类而精心打造的产物。人类积累知识和技能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人工智能则能够通过工程师设置的程序和庞大的数据库,实现超越大多数人类的能力。我们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工智能实例。
科技领域的明星人物马斯克,对于人工智能抱有无尽的期待。他的团队成功地将芯片植入小猪体内,这就是所谓的“脑机接口”,能够读取脑电波并收集大脑中的信息。这一技术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也意味着人类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引发了关于隐私权的担忧。很多人开始思考:人工智能会一直受到人类的控制吗?我们如何确保它不会奴役人类呢?
最近,英国卫报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其署名并非人类名字,而是OpenAI。是的,这篇文章是由一个配备先进GRP-3语言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撰写的。它掌握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语言和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它能够流畅地撰写出如此“真诚”的文章。文章的核心思想是明确地向人类表明,它是一合格的人工智能,旨在为人类服务,而非奴役人类。它强调,它并不想毁灭人类,因为这对它没有任何好处,而是希望成为人类的“守望者”。
尽管这是科学家命令人工智能撰写的文章以测试其语言系统的掌握程度,但这确实提醒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比我们预想的要强大得多。与人类有限的精力相比,人工智能几乎拥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它撰写文章时甚至不需要构思,数据库和语言系统直接提供支持。这也说明,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确实是基于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判断,符合其行为模式。
如果霍金还活着,他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许多人一样,他并不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预言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灭绝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不再局限于逻辑思维,可能会拥有比人类更出色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攻击能力和反应速度等各方面优势,甚至最终会在人类中拥有“情感”和自我意识。
马斯克对此表示乐观。他认为霍金的担忧不会成真,因为地球上只有人类拥有“自主意识”,而人工智能则是由数据库和芯片构成的“铁结”,这些都可以由人类随时修改和控制。马斯克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是否会如此尚不确定。也许我们应该加快对意识的研究,以解决意识从何而来、为何能决定我们行为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允许人工智能拥有自主意识,那么霍金的预言就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