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合作开发人工智能麻醉机器人,创新挑
在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暨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的现场,技术革新的气息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浓烈,弥漫在上海闵行区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周末,全球的目光聚焦于这里,因为这里正上演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合作项目的成功对接。
中国创新挑战赛,一场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揭榜比拼”方式公开征集解决方案的创新活动。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陆敏为我们揭示了这场挑战赛的壮丽画卷。截至今年11月20日,该挑战赛已吸引了829家企业的热情参与,释放了2409项创新需求,公开“悬赏”资金高达140.1亿元。在这场挑战赛中,有733项解决方案脱颖而出,促成209项技术需求与研发能力或科技成果成功对接。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更是创新精神的完美体现。
在这场长达8个月的挑战赛中,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创新需求的挖掘中,全球资源也被联动起来。主办方和承办方从众多的需求中精心挑选出5项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技术需求进行展示。这些展示体现了长三角三省一市挖掘的2000余次企业需求和举办200余场需求对接的成果。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主任于布为教授与GTM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作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普及,需求日益增长,而科医生的短缺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成为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一技术需求的对接,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融合,也展现了创新挑战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除了医疗领域,合金焊接技术的升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提出的普云链技术,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上海容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则与上海核电集团、上海核工院携手,助力威尔机械江苏有限公司实现了合金焊接技术的升级。
陆敏表示,从这次大赛来看,长三角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意识和国际化协同创新意识的增强令人鼓舞。未来,创新挑战赛将继续为科创企业带来新技术、新模式,为长三角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热土,更是未来创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