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材料准备与基础处理: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建造工艺
一、材料准备
对于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建设,首先需要精选材料。
1. 胶凝材料:选用标号42.5及以上强度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这是路面的核心基础。专用透水混凝土增强剂,能有效增强骨料间的粘结力,提升路面的坚固度与耐久性。
2. 骨料:选用粒径均匀的单一级配碎石,推荐使用玄武岩米砂,其含泥量要小于或等于1%。为了路面的色彩效果,还需准备色粉,需与胶结料混合均匀。
3. 其他材料:清洁的自来水是必不可少的,而浑浊的地下水则应避免使用。为了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及色彩稳定性,还需准备罩面剂。
二、基础处理
建设前的地基处理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
1. 路基夯实:原始土壤要经过充分压实,确保基层的承载力达到标准。然后按照设计铺设基层,如100mm级配碎石加20mm大砂或100mm压实石粉,并进行振实处理。
2. 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设立模板,严格控制标高、垂直度以及泛水坡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三、搅拌工艺
精确的配比与科学的搅拌方法是保证材料性能的关键。
1. 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比进行材料称量,底层无需添加色粉,而面层则需要。水灰比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需要分2-3次加水。
2. 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骨料、水泥和增强剂。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确保每一粒骨料都被水泥浆均匀包裹。
四、摊铺与成型
高效的摊铺与成型工艺关系到路面的质量。
1. 由于透水混凝土初凝快,需要快速进行摊铺,松铺系数控制在1.1。对于彩色面层的施工,可以选择同步或分次进行。
2. 使用低频平板振动器轻轻振动,避免过度密实影响透水性。随后,使用轻型压路机或实心钢管进行多次辊压,确保表面平整且密实。
五、养护与面层处理
养护与罩面处理是确保路面长期性能的重要步骤。
1. 完成后,需覆盖塑料膜保湿,并在一天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期根据气温来定,高温时不少于14天,低温则不少于21天。洒水时严禁使用高压水枪直冲表面。
2. 养护完成后,喷涂透水罩面剂,进一步增强路面的抗冻、耐酸碱性能,并使色彩更加鲜艳。
六、注意事项与环境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关键事项。如气温低于5℃时,需延长养护期至28天;高温时段则要避免暴晒。搅拌后的材料需在10分钟内完成运输,防止初凝。对于人行道,建议采用分层设计,基准厚度为8cm,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证质量。通过遵循上述工艺与注意事项,您将能够成功铺设出透水率≥5mm/s、抗压强度≥20MPa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