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由大脑信号控制的3D打印机器人手
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由大脑信号控制的3D打印机器人手。这款机器人手由澳大利亚Wollogong大学(UOW)的柔软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精心打造,它代表着假肢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款机器人手以其类似于人类皮肤的表面纹理而引人注目。不同于传统的假肢,它在保持功能性的也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外观。许多假肢在设计和制造时,往往在功能和外观之间做出妥协。这款机器人手却成功地实现了功能和外观的完美结合。
这款机器人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大脑信号进行控制。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思考来驱动这个装置,就像自己的手一样。这一切的奥秘在于它内置的肌电构造,能够让大脑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
在UOW的创新园区,研究人员Gursel Alici教授和Rahim Mutlu博士在国际电子材料研讨会上展示了这款假肢。他们指出,这款假肢通过连接到手臂肌肉的接口接收来自大脑的信号,使用户能够像使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样自如地控制假肢。
Alici教授表示:“手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交互的重要接口。我们的目标是使用智能材料创建一个机器人手,它能够更好地与环境互动,并允许用户做出更自然、更逼真的动作。”
研究人员还表示,他们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这款假肢手。这种技术允许他们创建出既柔软又能够承受重物的假肢手。3D打印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可以一次性打印出整个手,避免了由多个部件组装产生的接缝,从而使假肢看起来更加自然。相同的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仿生耳、软骨和角膜再生等领域。
研究人员还计划引入更多智能材料的功能,以帮助用户更安全地抓握物体,并提供关于物体大小、形状和温度的实时反馈。他们希望在未来两年内将这款假肢手提供给公众。他们还在如何改进设计,以使其具有更好的用户友好度,包括创建从大脑到神经、从神经到肌肉、从肌肉到手和手指的微创接口。
去年,Alici和Mutlu为一位在火车事故中失去胳膊、腿和臀部的澳大利亚男子Len Snoden制作了一套可互换的3D打印假肢。而这款新的软机器人手正是Snoden假肢的升级版,预示着假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家用机器人
- 科学家开发出由大脑信号控制的3D打印机器人手
- 国产SCARA机器人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到2025年国产化
- 仿真男机器人价格及图片
- MiR首次向中国市场引入其最近推出的MiR500自主移
- 国产超大规模AI预训练模型发布,可实现用图生
- 搬运机器人的需求量
- 机器人可以变成人类吗
- 我国正在用机器人取代农民,实现现代化生
- 信封格式怎么写正确
- 火箭民企星河动力PreA轮融资1.5亿,累计融资3亿
- 复杂的微型机器人来拓宽软机器人技术的范围
- 国外种植青菜的机器人
- 达闼科技携全新云端智能柔性机器人XR1亮相MWC
- 灭火机器人入驻格尔木
- 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力 建设六大产业基地
- 量子网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大首次实现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