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人机监管无人机 高校师生自主研发天弩

智能机器人 2025-03-29 21:43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在“飞鲨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的舞台上,复旦大学的航空航天系天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Helicarrier”多旋翼空中自主对接起降系统大放异彩。他们的创新成果,不仅赢得了全场的目光,更荣获了最佳实物演示奖和常规赛道二等奖的殊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飞行器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对这些日益增多的飞行器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复旦大学的这支年轻团队,以创新的思维和高超的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这支团队的“天”空中反系统,简称“天”系统,集自动识别、跟踪、打击功能于一体。项目负责人艾剑良教授表示,这一系统的优势在于可超视距、低成本、适用范围广,能够与传统的高成本、管控范围有限的监管手段形成互补,更高效地排除安全隐患,维护公共安全。

团队成员、航空航天系博士研究生王亮是项目的重要负责人之一。他提到,传统监管方式在面对超视距、空飘物、雷达无法探测的目标时,往往束手无策。而“天”系统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自动目标识别、跟踪定位、自主打击的三位一体功能,极大地降低了监管难度与成本。

更令人振奋的是,“天”系统的小型化设计,使得这些飞行器可以随时起降,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扩大了其泛用性。自2018年10月项目启动以来,“天”系统不断升级改进。在的2.0版本中,更是加入了多目标识别与跟踪、夜间工作模式、抗干扰等先进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本还实现了多平台协同组网,每台飞行器不仅是任务的执行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它们可以通过数据链、中继等形式,共享图像、态势等信息,实现大范围区域的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空域监管效率和多任务能力。据了解,该系统的平台最大续航时间已达45分钟,小型任务工程样机也实现了10分钟续航。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的“天”Helicarrier系统有望实现6架顺序自主起降,协同组网。

这支年轻的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未来的监管方式。他们的创新成果,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天空,将更加安全、更加美好。(完)

上一篇:发那科机器人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步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