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考察记录
培养考察记录——深入记录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的成长历程
一、记录内容框架
培养考察记录旨在全面反映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在培养期间的政治表现、思想动态、工作学习状况及生活作风。具体内容框架如下:
1. 思想动态
记录培养对象对党的理论的自主学习情况,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实践。考察其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及思想动机是否纯洁高尚。要求培养对象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反映内心真实想法,并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深化理论武装。
2. 工作表现
关注培养对象在工作或集体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是否恪守职责,展现责任心,并在关键时刻发挥模范作用。评估其团队协作精神,是否注重群众基础,如积极参与团队项目、乐于帮助同事、无私奉献等实例均应得以体现。
3. 学习情况
记录培养对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情况,尤其是是否将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考察其参与党课培训、专题研讨的积极性和实际学习成效,以此评估其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
4. 生活作风
反映培养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品表现,如是否生活简朴、待人真诚、乐于助人等。通过群众评价和社会责任感来展现其个人品质,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维护集体荣誉等行为应得以记载。
5. 不足与改进方向
如实记录培养对象在思想、工作、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不足,如沟通能力待提升、工作效率不高等。针对每一项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等,以指导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记录格式规范
1. 标题
标题应明确标注“培养考察记录”,并注明培养对象的姓名,如“XXX同志培养考察记录”。
2. 基本信息
记录培养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或班级以及培养起止时间等。
3. 考察内容
考察内容应按阶段记录,如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按照“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模块逐项描述,并结合具体事例,使记录更加生动、具体。
4. 培养人意见
记录应由两名培养人共同签署意见,包括对其综合表现的评价以及是否推荐进入下一阶段的建议。
5. 时间与签名
每次记录都应标注日期,并由培养人签字确认,以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注意事项
1. 真实性
记录内容应真实具体,避免空泛描述。通过实际事例来反映培养对象的优缺点,使记录更具说服力。
2. 动态跟踪
定期更新记录,反映培养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轨迹。如每季度或每半年的记录,可以对比培养其在这段时间内的进步与变化。
3. 客观性
在记录过程中,应平衡优点与不足,避免过度主观评价。对培养对象的评价应客观公正,既肯定其成绩,也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
示例段落:
2023年第二季度考察记录
XXX同志本季度在思想上积极学习党的理论,主动参与党组织活动,提交了深刻的思想汇报。在工作上,他成功领导了一个项目团队完成了年度目标,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学习方面,他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人意见:XXX同志在思想和工作中表现突出,同意继续培养。(培养人:XXX、XXX;2023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