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被动语态
一、定义与基本结构
被动语态是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执行者时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基本结构以“be动词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呈现。例如,主动语态中的句子“She writes a letter”在被动语态下变为“A letter is written by her”。这意味着动作的执行者(she)转变为动作的承受者(letter)。这样的表达形式在语法上非常常见,特别是在需要强调动作的对象或结果时。
二、时态变化规则
被动语态在不同时态下的表达形式十分丰富多样。以下是主要的时态变化规则及其例句:
1. 一般现在时:am/is/are + done。例如:The room is cleaned daily.(房间每天被打扫。)
2. 一般过去时:was/were + done。例如:The book was published last year.(那本书去年出版的。)
3. 一般将来时:will be + done 或 be going to be + done。例如: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next month.(这个项目将在下个月完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来时态的被动语态表达形式非常直观,帮助我们清晰地理解未来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am/is/are + being + done。例如:The car is being repaired.(汽车正在被修理。)这个时态展示了正在进行中的被动动作。
5. 过去进行时:was/were + being + done。例如:当我到达时,蛋糕正在被烘焙(The cake was being baked when I arrived)。这个时态用于描述过去的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被动动作。
6. 现在完成时:have/has + been + done。例如:The report has been submitted.(报告已经提交了。)这是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的被动表达。
7. 过去完成时:had + been + done。例如:演出开始前门票已经售罄(The tickets had been sold out before the show started)。这是过去某个时间点之前的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被动表达。
8. 将来完成时:will have + been + done。例如:到2026年,这座建筑将已建成(The building will have been constructed by 2026)。这是对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的预测性被动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将来进行时(如will be doing)和现在完成进行时(如have been doing)没有被动形式。这两种时态更多地强调主动执行的动作,因此在被动语态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形式。被动语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描述动作或事件的承受者,使语言更加客观和准确。三、深入了解被动语态的应用场景
被动语态,一种在语言学中极为实用的表达方式,常用于以下特定情境:
1. 动作执行者不明确或不重要时:当我们并不关心是谁完成了某个动作,只需强调动作本身时,被动语态便派上了用场。例如,"Paper is made from wood." 这句话中,我们关注的是纸的制作原料,而不是具体的制造者。
2. 强调动作承受者时:被动语态能够突出动作的接受者。如"The Mona Lisa was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 这里,我们主要想突出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创作者。
3. 避免提及执行者或为了委婉表达时:在某些场合,我们可能不想或不必提及具体的执行者,这时使用被动语态能够增添表达的委婉性。如"Mistakes were made during the process." 这样表达比直接说出是谁犯了错误更为婉转。
4. 客观描述科学实验或正式文本时:在需要客观、正式叙述的场合,如科学实验报告,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常见。如"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advanced software." 这样的叙述显得更为客观、专业。
四、主动转被动的规则详解
被动语态并非复杂难懂,掌握其基本规则,即可轻松转换。
1. 双宾语结构的转换:在主动语态中,我们常说"He gave me a gift." 在转为被动语态时,我们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A gift was given to me by him." 或 "I was given a gift by him." 可见被动语态中,“to”的使用取决于语境和表达习惯。
2. 含情态动词的转换:除了基本的动词转换外,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也能转为被动语态。如"You must finish the work." 转为被动语态后成为"The work must be finished (by you)."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动词如不及物动词(如happen, die)和某些系动词(如seem, become)没有被动形式。虽然被动语态有其优点,但过度使用会使句子显得冗长或模糊,因此需适度使用。对于疑问句和否定句,助动词后加not或将助动词提前即可。
五、特殊用法与常见例外
除了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和常见例外需要我们注意。
1. 感官动词(如see, hear)和使役动词(如make, let)的被动结构:这些动词在被动结构中需加不定式符号“to”。例如,“They saw him enter the room.”转为被动语态后成为“He was seen to enter the room.”
2. 固定搭配:有些动词短语或固定搭配在使用被动语态时需保持原样。如“be supposed to”(应该)、“be born”(出生)等。
掌握这些规则和例外,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被动语态,使英语表达更加地道、丰富。理解并灵活运用被动语态,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还能使表达更加生动、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