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清明节美术
主题:清明时节·春意盎然
随着春天的脚步日渐临近,我们又迎来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特别准备了几个简单有趣的美术活动。
活动一:集体合作画——小手印柳树
让我们先来一场集体的美术盛宴吧!孩子们,准备好你们的绿色颜料、大白纸或长卷轴,还有湿巾和彩笔,一起跟随我画一幅柳树的画卷吧!
用棕色彩笔在纸上画出弯曲的树干,这是我们的柳树的基础。然后,小手蘸上绿色颜料,轻轻按压在树干周围,形成垂柳的枝条。接着,用手指蘸上浅绿色颜料,在枝条下方点出细长的柳叶。用彩笔画上小雨滴、小燕子或踏青的小朋友,让我们的画面更加生动。记住哦,清明插柳是传统习俗,柳枝象征着生命力与思念。
活动二:粘土青团手工
接下来是手工制作时间!孩子们,准备好你们的绿色超轻粘土、白色纸盘和彩纸(剪成“叶子”形状),我们要一起制作青团。
将粘土搓成圆球,压扁后粘在纸盘上,模拟蒸笼中的青团。然后,用彩纸剪好的“艾草叶”贴在青团旁,或者用彩笔画出蒸笼纹理。你还可以发挥创意,添加粉色(豆沙馅)、黄色(蛋黄馅)粘土,制作不同口味的青团。老师会讲述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吧!
活动三:清明风筝贴贴画
最后一个活动是清明风筝贴贴画!孩子们,准备好你们的彩色卡纸(剪成菱形、三角形等风筝形状)、皱纹纸(尾巴)、胶棒和画纸,一起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吧!
选择喜欢的“风筝”卡纸贴在画纸上方。然后,粘上彩色皱纹纸条作为飘带,用彩笔画上风筝线。在风筝的下方画草地、野花,或者贴上剪纸小花,表现踏青的场景。还有一个小故事要告诉大家:清明放风筝寓意“放走晦气”,古人会在风筝上写下愿望呢!
课堂小贴士:
1. 在活动前准备好材料,简化步骤,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如使用儿童剪刀或提前剪好形状)。
2. 活动结束后展示作品,邀请孩子们用一句话描述“我心中的清明节”。
3. 结合动画或绘本简短介绍清明习俗,如扫墓、踏青、寒食等,传递感恩与生命教育。
成果展示:
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成“清明春色”主题墙,邀请家长参观,增强家校互动。让孩子们在色彩与创意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表达对春天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