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要把股市赚钱效应放在第一位
1. 股市功能定位需寻求融资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平衡
当前,中国股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融资功能被过分强调,导致市场扩张过快,一些企业误将股市视为单纯的“圈钱工具”,忽视了投资者的回报。股市的健康运行离不开融资与投资功能的共同发挥。如果投资者持续亏损,市场信心和活力将受到打击,最终影响到市场的融资能力。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股市的功能定位,寻求融资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平衡。
2. 股市下跌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股市拥有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其中包括大量的中等收入群体。股市的下跌直接影响到这部分群体的财富,使其面临缩水的风险,进而削弱消费和经济活力。滕泰强调,股市下跌的影响并非仅仅体现在数字上,而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经济利益。
3. 政策建议:优先恢复市场信心与盈利效应
短期内,为了恢复市场信心,我们可以考虑暂停或减缓IPO节奏,避免过度“薅羊毛”式的融资。滕泰以“薅羊毛”作比,警示我们如果继续让投资者亏损,市场生态最终可能会崩溃。在长期方向上,证监会应明确立场,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制度设计恢复市场的盈利效应,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场,形成良性循环。
4. 理性决策逻辑的重要性
主力资金入场的前提是存在明确的赚钱效应,而当前市场缺乏这一基础条件。我们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改革来重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专家普遍认为,股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融资市”转向“投资市”,短期以恢复市场信心和盈利效应为核心目标,长期则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实现融资需求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我们的股市才能真正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股市的功能定位、市场信心、投资者回报、制度设计等因素共同影响着股市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股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