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突出: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代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一项重要的消息,在公布了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新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专业。该专业的代码为工学类的080717T,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一部分。此次共有包括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在内的首批共35所高校获得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资格。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进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黄河燕透露,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惊人的750万,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950万。尽管人才招聘需求持续激增,但也正是这股热潮促使国家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视。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部印发实施了《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启动了国际培养计划。该计划针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创新、多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部署。其中特别强调了教材建设、专业设计、师资力量以及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AI人才紧缺和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许多高校更倾向于设立独立的AI学院。目前已有超过三十所高校设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这些学院覆盖了本科至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随着《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推进,预计将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湖北省首家民办大学武昌理工学院也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标志着民办高等教育也开始涉足人工智能领域。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强调了对“智能”内涵的真正理解的重要性。他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应涵盖多个二级学科和智能系统的多个领域。他呼吁关注人脑认知基础的也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与此我们不应该忽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的全局技能有全面的把握,而不应局限于局部知识。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复合型和专业型的人工智能人才将会不断涌现。他们将在未来的竞争中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树立优势地位注入强大的动力。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培养更多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机器人技术
- 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突出: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代
- 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是什么意思?
- 科学家:人类将无法实现电影里的完全隐身效果
- 英媒科学家教机器人学习拒绝人类命令 引发担忧
- IBM用机器学习找外星人 不用再望穿银河秋水
- NBIoT技术能否解决智能穿戴设备痛点?
- 智能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具备多种功能 服务
- 我国发布卫星宽带业务品牌中星无限
- 什么是自动焊接机器人?
- 智·造精彩 创·享未来,萧山机器人小镇走出
- 融资人工智能影像制造企业影谱科技获数亿元新
- 日本一大学举行云毕业典礼:机器人替身领毕业
- 云计算融入数据中心 资源调配再无阻隔
- 机器人培训机构多少钱 机器人编程培训机构多少
- 2025年云计算需要应对的四个要点
- 专业性安防应用,园区巡检机器人成竞争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