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场持续壮大 技能人才必不可
科技日报记者探访:机器人技术的崭新前景与技能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在济南举办的全国产业发展论坛上,揭示了森林防火机器人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应急救援中的广泛应用。大兴安岭林区工人们长时间的值守工作以及面临的种种困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应急救援机器人的发展,成为了当下的迫切需求。
随着罗俊杰口中的应急救援机器人大展拳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机器人与新型科技的融合,使得智能化明显提速。特别是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今,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从工业领域渗透到社会服务的更多领域,如救援、医疗康复、社会服务、教育培训等,均显示出机器人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工程救援等特殊环境下,机器人的表现更是亮眼,成为人类无法替代的重要力量。
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销量由2012年的初起步阶段的3148台增长到2018年的4.36万台,年均增速高达55%,这一数字足以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对此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阐述了工业机器人的优势。除了成本低、离市场近、与复杂的工业场景和技艺相结合外,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相对成熟,已在工业现场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家庭将成为趋势,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机遇与挑战并存。李瑞峰也指出,当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人才缺口较大。除了高端研发人员,应用人才和技能人才同样重要。过去,许多工厂因担心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而不敢使用工业机器人。如今,我们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来操作和维护这些机器人,这类人才在过去严重不足。为此,培养前端应用开发人才的也要注重一线操作人才的培养,只有各类人才都具备,行业才能健康、良性运转。
为应对这一挑战,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这一大赛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国家级一类大赛,由多个重要部门共同主办,旨在为行业选拔优秀的操作能手。现场,选手们面对由三台机器人系统构成的操作平台,完成各种实际生产中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比赛,选拔出的人才在实际生产中也能成为操作能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马蔷表示,目前技能人才队伍正在蓬勃发展。许多企业积极参与到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通过建立培训基地、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力度,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科技日报的这篇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的力量与未来,也看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的技能人才涌现,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科技日报,均来自网络,编辑实习:陈可轩,审核: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