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发展的方向是家用机器人 亚马推出Astro给出新答案
《财经涂鸦》报道,公司情报专家揭露了一项重大消息:亚马逊于9月29日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家用机器人Astro。这款机器人不仅集成了全自主移动能力的智能音箱Echo Show 10,而且具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功能。Astro通过深度摄像头绘制家庭地图,根据语音指令前往指定房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家居智能交互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款机器人能够识别人脸,并能够精确地将存放在其储藏箱的物品交付给特定的人。通过与第三方配件的结合,Astro还能记录用户的血压等重要健康数据。最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能检测家中的烟雾报警器、一氧化碳探测器或破碎玻璃的声音,为您的家庭安全提供额外的保障。这款家用机器人的推出,是否预示着智能音箱发展的下一个方向?我们拭目以待。作者:苗正 编辑:tuyaAstro机器人高达两英尺,重达二十磅。它的主要驱动轮直径约为十二英寸,赋予了它每秒高达三点三英尺的最高速度。屏幕类似于Echo Show 10,机器人配备了一个五百万像素的视频通话摄像头。为了尊重和保护用户的隐私,用户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关闭Astro的麦克风、摄像头和动作感应功能,并为其设置禁区。这款机器人蕴含着尖端的技术细节(来源:亚马逊)。
谷歌云机器人团队的负责人Ryan Hickman认为,家用机器人是智能音箱发展的自然延伸。Astro并非第一个或第二个家用机器人,但纵观历史,许多家庭机器人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例如Anki、Blue Frog Robotics、Jibo和Mayfield Robotics等。亚马逊早已认识到家用机器人的潜力,自Alexa智能音箱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以来,该团队便开始致力于家用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
早在2018年,亚马逊就开始积极招募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与此为了提升机器人的视觉精度,亚马逊以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视觉门锁公司Ring。这一举措确保了Astro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的人和物体的视觉特征。亚马逊的这一系列动作都展示了他们对家用机器人领域的坚定投入和长远布局。在Astro诞生的初期,它并非完全自主移动的机器人,而是一个集成了先进技术的设备,需要借助手机APP或声音指令来操控,其底部配备的轮子使其能够在家庭中自由移动。亚马逊深刻认识到,家庭场景的多变性使得传统的固定位置智能音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推出了Astro,一台能够在家中自由移动的机器人,可以巡视整个家庭,无需为每个房间都安装智能音箱,从而彻底解决了画面死角的问题。
传统智能音箱所配备的摄像头通常采用普通摄像头,而非深度摄像头,这在家庭安全监控方面存在局限性。虽然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问题,但只有当相机数据维度更高时,才能更全面地确保家庭的安全。Astro采用的深度摄像头技术为其在家庭安全监控方面提供了更强大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全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2020年至2021年间主要的工作场景是工厂、仓储、医院等,家庭场景下几乎没有出现AMR的身影。这是因为一些不需要计算机视觉的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就能轻松应对家庭场景。对于Astro来说,仅仅具备唤醒和前往特定房间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亚马逊通过对智能音箱市场的深入了解发现,人们对于家用机器人的需求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于是,他们推出了Astro,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精准避开障碍物,还能准确识别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并与之互动。Astro还配备了一个可以收纳杂物的储藏箱。AMR技术成为Astro不可或缺的基底,使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家用机器人的多样化需求。在智能音箱市场经历了野蛮增长之后,迎来了短暂的调整期。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同比微增1.6%,这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产品普遍触及现阶段的技术瓶颈。尤其低端产品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自身存在的音质问题、安全隐患等缺陷逐渐浮出水面。
市场总是充满变数。一些领先的制造商如小米、百度和阿里,通过不断创新与技术升级,成功推出了高品质的智能音箱。这些音箱不仅在音质、屏幕显示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还增加了教育功能,成功打破了千元的价位限制,重新点燃了市场热情。
价格段的变动也反映了市场的动态。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600元以上价格段的份额达到了8.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而1000元以上价格段的份额也达到了2.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与此200元以下价格段的份额则下降了7.4%,显示出低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家用机器人作为一种更为高端的智能音箱形态,潜力巨大。一旦中国各大厂商能够研发出如Astro一样能够自由行走的智能音箱,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消费热潮,引爆一个全新的市场。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智能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和实践,让人不禁期待其未来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