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安全”:两者势将结合

生活知识 2024-12-24 12:54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近年来,网络勒索病毒再次让“网络安全”成为公众焦点。从最初的Petya勒索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到其后续不断增强的攻击能力,波及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约30万用户,甚至令多家企业被迫中断业务或停止生产。网络飞速发展拉近了全球距离,也让每个终端的安全变得更加脆弱。

在AlphaGo接连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人工智能是否也能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持有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将得到缓解。

在近期由上海纽约大学举办的第29期理解未来讲座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Dawn Song深入分享了其在计算机深度学习和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她指出,人类社会因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融合的网络攻击也随之诞生并依附互联网的进步不断演变进化。如今,网络攻击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共安全设施、汽车甚至家用电器。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防御和进攻方面。

Dawn Song提到,当前保护系统安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借助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不仅能提高国家网络防御的敏捷性,还能以较低的成本强化大量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例如,公安系统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降低抓捕逃犯的成本,提高效率。人工智能还能从网络攻击计算机原理的角度切入,找准在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切入点和着陆点。

对话环节由毕马威中国科技及信息业主管合伙人吴剑林主持,参与讨论的有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陈海波、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以及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张峥。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安全的结合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并围绕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如商业和生活等能够体现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凯院士指出,中国要成为科研成果丰硕的国家,必须具备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的“科研土壤”,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由科研人群主导的科研方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