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山东智造”冲在前

人工智能 2024-12-10 10:5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在动感十足的上海,一场非同凡响的盛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于6月6日隆重召开。现场,人形机器人如同舞者在舞台上展现着深蹲、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如同一场盛大的比武大会。但与此招商大潮与投资热浪涌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精英们纷纷汇聚于此。

人形机器人,这个被工信部预见为可能成为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各省纷纷将其写入相关文件,视为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制造业大省山东,更是涌现出一批人形机器人的“隐形冠军”,蓄势待发。

记者蔡宇丹从济南带来报道,展现了一个比淄博烧烤还要火热的产业新地标。在山东淄博的机器人产业大会上,这座以烧烤闻名的城市展示了其正在孵化的产业新地标,仿佛一场机器人领域的“阅兵式”。

现场,济南优宝特的人形机器人从淄博产的智能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手中接过现磨咖啡,咖啡的香气与技术的美感交织在一起。康复治疗机器人有节奏地摆动,展示了科技与医疗的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展会还展示了谐波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机、高性能工业级3D相机等一系列核心零部件,以及工业、医疗、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机器人产品。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人形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逐渐拓展,一个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时代正加速到来。这个时代的脚步愈发临近,让我们共同期待!淄博市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高光时刻。官方数据显示,当前淄博市已汇聚了研发、生产、配套、集成企业共26家,构建起强大的机器人产业链。2023年,该产业链实现营收27亿元,机器人本体年产能高达2万台,核心零部件年产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万台套。

今年3月,《淄博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发布,标志着淄博市成为山东省内首个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制定明确规划的城市。在这片热土上,众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遨博智能、纽氏达特等逐渐崭露头角,备受瞩目。

遨博智能机器人已在业界大放异彩,其产品在华为、大众、歌尔、西门子等800多家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且已出口到北美、欧洲、日韩等地。不仅如此,遨博智能的“高精度协作机器人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成果,更是被山东省科技厅重点推介,成为“山东好成果”之一。其咖啡拉花机器人,凭借轨迹规划与追踪技术,动作流畅,成为公司的“流量担当”。

自2020年在淄博设立生产基地以来,遨博智能的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21年遨博机器人销量突破1万台,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更是同比增长49.6%,达到了惊人的2.1亿元。

在采访中,遨博智能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一个震撼的消息:公司最大的订单是生产10000台理疗机器人,货值超过10亿元。这一大订单的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工厂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机器人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机器人的应用不仅限于工业生产,还在医疗、养老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场生产力革命,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淄博市高新区,今年二月,总投资高达15.5亿元的法奥意威(淄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基地项目破土动工。这个项目在国内智能协作机器人领域独树一帜,实现了整机与核心零部件的全链条自主研发与制造。

法奥意威淄博基地的生产总监韩春华向媒体透露,他们的协作机器人定位精度极高,完成360度旋转后,起点与终点的误差竟然不超过0.02毫米。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机器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工业应用领域,现在法奥意威生产的协作机器人正在多座城市的冰淇淋店和艾灸理疗店中“打工”。

法奥意威和遨博智能这些协作机器人的龙头企业选择在淄博设立生产基地,正是看中了这座工业城市的配套能力。淄博市已经布局了多个专业产业园区,如临淄区齐都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园以及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这些企业涵盖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和系统集成的全产业环节,如行星减速机、光电、多维力传感器、机器视觉以及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等。

机器人的热潮也波及到了中医领域。中煊科技推出的中医健康管理机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款机器人能够通过观察舌苔、面部气色等信息,进行“问诊”并快速给出健康管理建议。仅仅投放市场几个月,中煊科技就已经接到了5000多台订单。

如今,“机器人中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医院和家庭。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针灸机器人、理疗机器人、推拿机器人等各种中医机器人纷纷上岗。在各大采购平台,只需花费7万至20万不等的价格,就可以将一台艾灸机器人带回家。这一切无不昭示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美好前景。又一波“隐形冠军”正蓄势待发,人形机器人新风口的崛起见证者——德美精密传动

人形机器人的新风口正在呼啸,你是否感受到这股强烈的动力?“风速”究竟有多大?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德美精密传动。这是一家隐藏在山东淄博的谐波减速器生产企业,在深圳也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让机器人能灵活翻跟头,背后离不开这种精密传动技术的支持。

德美精密传动的成长轨迹令人瞩目。成立于2021年的他们,当年产能便达到了5万件。令人惊讶的是,预计到2024年,他们的产能将飙升至30万件,短短三年内增长5倍。

在淄博乃至整个山东,像德美精密这样掌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能让人形机器人实现自如动作的丝杠,作为线性关节中价值最高的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报告显示,海外供应商提供的行星滚柱丝杠单价高达2万元。而博特精工,这家曾经的济宁丝杠厂,如今已跻身国内滚柱丝杠的主要生产厂商之列。位于山东临清的博特轴承,其20条生产线全力运转,生产专为智能机器人设计的精密轴承,日产量高达两万套。

山东省的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公开数据显示,山东省目前共有各类机器人生产企业160余家,2023年实现营收约200亿元,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淄博等地。这些“隐形冠军”企业正在成为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崛起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未来还将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等待被书写。随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蓬勃发展,一场供应链的“隐形冠军”角逐已经拉开帷幕。在这场盛宴中,山东企业凭借装备制造领域的雄厚实力,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尽管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仍然高昂,其核心技术零部件的门槛更是高不可攀。研究报告显示,核心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中的占比超过一半。其中,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大多被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士的厂商所主导。

国产替代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尤其是减速器领域,日本哈默纳科和纳博特斯克曾占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的七成份额。如今,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不仅使得机器人价格降至万元以内,中国零部件厂商如纽氏达特也开始崭露头角。

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借助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巨大推力,正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向“单项冠军”迈进。该公司生产的减速机、滚珠丝杠、精密行星齿轮箱、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减速机产品不仅在机器人领域有应用,还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和芯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纽氏达特目前年产销近60万套精密行星减速机,稳居国产厂商首位,并获得了海康、大华、蔚来等企业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在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淄博的本地媒体报道称,有了纽氏达特和德美精密传动这些家门口的可靠供应链,法奥意威项目一旦建成,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协作机器人产业基地。这并非空谈。在山东,对于整机生产企业来说,更是大力扶持,最高奖励可达800万元。

纽氏达特、遨博、优乐宝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山东大学的身影若隐若现。这所大学在机器人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今年五月,在中缅反恐演习中亮相的高科技机器狗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这款被称为“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机器狗,其研发者正是山东大学。

在B站平台上,山东大学研发的机器狗视频点击量长期稳居国内重点大学机器狗展示播放量榜首。这些超萌的机器狗不仅让人欢笑,更展示了山东大学在四足仿生机器人领域的顶尖研发实力。事实上,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年的技术积累,已在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主题项目中崭露头角,成为国内四足仿生机器人领域的领军团队。近年来,山东大学不断推出新款四足仿生机器人,持续引领行业潮流。

在2023年10月29日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山东大学展出了其创新的“步态分析与康复一体化共融机器人”,也被称为机器狗。这款机器狗由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黄河领导的项目团队研发。它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陪伴老人,更可以引导老人进行步态训练,甚至在术后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训练。这一创新产品立刻吸引了居家养老产业和智能科技领域的目光。

现场,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对这个切入居家养老赛道的机器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四足机器人进化到人形机器人并非易事,这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以宇树科技为例,他们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从四足到直立行走的跨越。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上,宇树科技最新的人形机器人登场了。这款机器人通过先进的算法优化,奔跑速度已经从之前的每秒3米提升到了每秒3.3米。这足以显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据多家企业透露,无论是软硬件领域,每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次人形机器人的迭代更新。

为了支持山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今年4月,《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正式发布。该方案明确提出,对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企业,最高将给予800万元的奖励。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省四市被选为产业集聚区,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

随着山东省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布局,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四市被选为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区。这一举措,彰显出山东省对于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的强烈野心,目标直指成为人形机器人强省。

根据2021年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正全力培育机器人产业,以期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2023年3月,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引进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优必选。该公司投资30亿元的东北亚总部项目已在青岛落地。紧接着,今年5月,优必选的康养总部也在青岛启用。双方将在智能机器人、智慧康养、人工智能教育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不久前,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亲自到深圳、上海招商,并专门拜访了优必选,进一步彰显了山东省对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的决心。

优必选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近期传出新消息,它们将走进东风柳汽的工厂,从事拧螺丝、贴车标,以及检测车门锁、安全带等工作。这是一笔经济账,如果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低于一名熟练工人的年工资,那么它们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在全球率先落地应用,展示了山东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实力。

山东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经初见成效,未来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山东省必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青岛,作为山东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的佼佼者,工业机器人在此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在细分领域的深入发展。青岛科捷机器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3C、汽车等行业,展现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强大实力。

作为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聚集地,拥有超过500家相关企业。这也使得青岛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产业高地。在2023年,青岛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集聚效应显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到了12%以上,充分展现了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蓬勃发展。

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需要高度的技术仿真。山东省出台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关,包括灵巧臂—手建模和控制技术、复杂运动控制技术、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等。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青岛的智能家电制造工厂,人形机器人将在车间中展现出越来越忙碌的身影。这不仅将提升生产效率,也是技术进步的一大体现。青岛,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正在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引领,迈向工业4.0的新时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