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代人 30秒生产一台电饭煲
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即将迎来重磅首秀:顺德电饭煲自动化生产线惊艳亮相
一场汇聚了众多制造业巨头的盛事即将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上演——第二届珠西装洽会。而其中的一大亮点,无疑是由顺德一条电饭煲自动化生产线所承包智能制造单元。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和调试,这条生产线昨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向公众展示其惊人的生产效能。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可谓是集结了众多精英企业,共有14家直接参与的企业共同打造。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按照工业4.0的思维模式建造,从客户选型下单、产品制作到最终送货给客户,全部实现自动化。更令人惊叹的是,除了注塑机由南海企业贡献之外,其他所有的硬软件全都源自顺德,充分展现了顺德在制造业领域的雄厚实力。
在偌大的厂房内,一个占地30米×25米的空间内,超过百台设备同时运作,完美呈现了一台电饭煲从生产到完成的全过程。这条生产线融合了精益思想、信息化工具和自动化方法,以顺德家电特色的电饭煲实物生产为展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国制造2025”的无限魅力。
其中,顺企提供的多台机械手在自动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机器代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信息化方面,由快易软件信息公司设计的信息化系统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告知“缺料”、“故障”等信息,并在后台自动调配,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观者在展会现场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密的机器作业,还能见到一块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成交、生产数据,为这条生产线增添了一大亮点。广东利事丰机器人公司主要负责生产主线的技术环节规划和调试,其董事长刘汉刚表示,这条生产线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不仅可以为下游代工,还能直接产生销售效益。
机器调试后,整个生产线的设计将达到每30秒制造一个符合要求的产品的速度,也就是说,每小时可以生产120件电饭煲。刘汉刚表示,这样的生产线在设计之初就预留了足够的接口,方便新设备的互联接入。目前这条生产线已能够生产电饭煲和便捷喷雾补水仪,未来还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单元和设备,满足更多小品种、大批量的产品生产需求。
对于参与的企业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这样的抱团式展出对于产品与品牌的宣传价值。虽然生产线的加工费用可观,但企业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荣誉和投资。天健包装公司的总经理黎健康表示,能够参与到顺德的智能制造展示中,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以前参加的展会,智能制造多数都是局部展示,而像这次这样围绕一个产品搭建的、自动化的生产线非常少。
这条顺德电饭煲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更是顺德智能制造实力的一次集体展示。在这里,每个参与的企业都可以将客户带过来,共同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案,实现共赢。顺德两化中心认为,若这条前沿生产线得以保留,无疑将成为工业4.0与顺德企业先进装备制造的最佳展示窗口。刘汉刚更是怀揣远大抱负,他希望顺德机器人企业能够协同合作,以团队之姿呈现,通过集成化的展示,迅速在产业界脱颖而出,成为领军力量。
介绍生产线上的革命
想象一下,仅需6人,就能操控一条完整生产流水线,从初始的配件到成品电饭煲的完整转变。而这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技术支持。
这条生产线集成了多种机器人技术:包括六轴工业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三轴工业机器人等,以及AGV搬运机器人和电子看板等先进设备。它全面展示了电饭煲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无缝对接信息化系统。
在生产工艺上,一个电饭煲的生产涵盖了注塑、冲压、装配、包装和仓储等五大关键环节。生产线的起点,AGV搬运机器人会自动将配件运送到指定位置,注塑机则负责生产各个部件。在注塑机的工作流程中,机器手替代人工完成取货、卸货的任务,通过输送带迅速传至下一环节。冲压和装配环节同样借助灵活的机器手进行作业,其中装配环节的机器人还具备识别功能,完成外观检测等任务。
到了包装环节,纸箱经过自动开箱机、自动封箱机的处理后,机器手将成品放入箱中。搬运机器人会将包装好的产品运送到仓库,等待出货。
令人震惊的是,传统工艺需要40人的生产线,如今仅需最多6人即可完成操作。据段显春介绍,这6人主要负责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工序,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善,这一数字有望压缩至2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工业生产方式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