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换人时代来了

机器人技术 2025-02-11 12:06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在中国制造业的繁荣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景象正在逐渐展开。走进宝马沈阳铁西工厂的焊接车间,一个机器人正在忙碌地抓取冲压件,将其精准地放到磨具上,随后交给其他机器人进行焊接。这是当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迎来一场变革。在高科技企业的推动下,无人工厂正在成为新的生产模式。

国际机器人联合协会的数据显示,随着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最大的推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企业购买的机器人数量已经接近六万台。这表明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

在沈阳铁西工厂的自动化车间内,“机器换人”的热潮正在上演。这个车间拥有数百台机器人,它们不仅能够完成高精度的焊装工作,而且还能自动更换机械臂以适应不同的焊装需求。这些机器人的高效运作正在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模式。

在广东东莞,首家无人工厂——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制造的图景。在这个工厂里,所有的生产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电脑加工设备以及自动化仓库设备来完成。机器手臂制造手机元件,产品通过全自动流水线进入仓库,然后自动分包转运。尽管这个工厂仍然需要一部分工人,但相比过去,工人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该公司的董事长陈奇星表示,“机器换人”计划完成后,整个工厂的中后台操作人员将不超过200人,80%的工序将实现无人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尽管机器人的投资动辄几百万甚至上亿,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实际上,许多企业选择将设备更新换代,新的设备也可以节省不少人力。广东省提出在接下来三年内推动近两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而东莞市则计划打造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大力推动使得“机器换人”的趋势愈发明显。

实际上,“机器换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用工难的问题,更是工业制造自动化、精密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和产品品质提高的体现。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他们还没有成为无人工厂的打算,但他们仍在积极更新设备以应对招工难和用工贵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机器换人”的一种重要方式。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这一进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来支持“机器换人”计划。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机器换人”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

“机器换人”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无论是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还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机器换人”都是制造业的未来趋势。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计划正在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全国范围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已近四十,相当于平均每个省份都拥有至少一家这样的产业园,而且更多的园区尚在规划与筹建之中。这一现象彰显了地方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的乐观态度。

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一家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考察各地的经历,地方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情让他们深受触动。许多地方都将机器人视为发展的重点产业,看好其未来的巨大潜力。

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增长率已经降至0.1%,而在几年前,这一数字高达6%。预示着在未来,我国农民工数量可能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使得机器替代人工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25万台,同比增长27%。汽车、电子、金属等行业依然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在中国市场上,机器人销量更是突飞猛进,2014年总销量达到5.6万台,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宝座。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者之一,其总裁曲道奎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当前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他进一步指出,机器人的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四分之一,同时还能在质量、效率、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附加值。在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价格大幅下降、人工短缺和人力成本上升的综合因素影响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