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制造强国的新引擎

机器人技术 2025-01-22 11:40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向着更深层次发展,标志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和互联网大国来说,两者之间的融合空间极为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加快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工作报告》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等战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

“互联网+”引发了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工业云平台成为新型生产设施,为制造业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3D打印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生产和组装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还在推动产业组织的创新,网络化和扁平化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新特征。通过利用互联网,工业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和深入,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正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与此互联网也在推动产业创新方式的变革,协同创新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互联网+”为我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和激励万众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而是要与用户随时互动,让其参与到企业的各个环节。随着外贸增长趋缓、内需拉动乏力等因素的出现,我们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

“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迎接这一历史机遇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如何更好地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

“互联网+”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系统兼容、标准规范不断升级的时代,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变化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正大力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我们致力于加快工业互联网的构建。依据发展指导意见,我们绘制了清晰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并积极推进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软件等相关工具,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示范,探索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新模式。我们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智能制造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针对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我们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提升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结合多个行业的特点,我们推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智能物流管理等新模式,并在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培育形成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为此将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强化产业支撑、建立创新机制。

在新型工业组织培育方面,我们鼓励制造企业革新理念,向互联网生产方式转型,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组织模式。建设面向制造业的众创空间,为用户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便利。引导企业应用新型业务模式,如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等,并支持发展虚拟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协同制造等新型组织。

我们重视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采取新机制新模式,如与社会资本合作、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开放共享,突破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瓶颈。

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强调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管和测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工控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结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发展国产工控系统及相关安全防护技术。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并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