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引领智造时代

机器人技术 2025-01-16 13:41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近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对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进行了深入调研。他在调研中指出,这两个区域需致力于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构筑高端集聚链条,进一步成为国际创新要素集聚区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近年来,广州开发区在智能装备产业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群。为此,南方日报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关于智能装备产业的报道,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一个产值数十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近五年来保持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彰显了这一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

这里,一场“一园三区”的打造正在火热进行,旨在构建智能装备产业之城。走进云埔工业园,你会惊讶于它与普通工业园的区别。园区内环境宁静,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但却孕育着最高端的制造业产品——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线。

以广州数控为例,这家企业在短短20多年里,依靠持续的自主研发,攻克了数控机床系统和高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甚至成功掌握了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技术,成为智能装备产业的佼佼者。云埔工业园只是这一领域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已经形成智能装备产业“一园三区”的格局,总用地面积达378.5公顷。

其中,“北区”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主要承载智能装备产业的科技研发、孵化加速和总部经济等功能;而“中区”则位于东区云埔工业区,专注于智能装备产业的生产制造;至于“南区”,则位于广园快速路以南的旧黄埔片区机械谷,重点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产业化。这一战略布局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通过建设大型智能装备产业园,引进新项目,扶持骨干企业,已经基本形成智能装备完整产业链条。在这一背景下,机器人作为工业4.0的重要指征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工具,正在珠三角掀起一股风暴。广州已经成为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的风暴眼,其中黄埔区和广州开发区是这一产业的核心聚集区。这里集聚了一批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装备企业,形成了从上游关键零部件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竞争力强劲。

广州成为风暴眼并非偶然。这座城市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扎实的产业基础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都是推动智能装备产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广州的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州在装备和机械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实力。作为国内数控机床的领军企业,广州数控一直在推动行业的发展。与此广州的科研实力也为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生产广研牌机器人的企业,也是一家科研机构转型而来,展现了其在科研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领域,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的科技型企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在系统集成方面,广州数控是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研发、生产基地,其年产销数控系统连续13年全国领先,占据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广州还有达意隆这样的亚洲最大饮料包装设备商,以及在经济型机器人本体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广州启帆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广州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实力。

与此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推动了企业的抱团意识。由广州数控等12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的广州工业机器人和应用产业联盟已经正式成立,这进一步推动了该区智能装备产业的协同创新。

智能装备产业的高地——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和高端科研院所进驻。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国机集团总经理徐建表示,该集团将在广东广州设立国内唯一一家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已落户科学城,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广州市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四方联合共建。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巨头也几乎同时选择在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落户。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公司和ABB(中国)有限公司等都在此区域设立了分公司或工厂。与此该区还瞄准国内智能装备龙头企业进行靶向招商,吸引了一批领先企业在此投资。

在珠三角应用机器人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敏锐地捕捉到了未来的趋势,率先从普通制造业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转型。这里已经成为珠三角制造业转型的排头兵,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