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研究报告,你要

工业机器人 2020-02-29 09:05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2017年全球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亚洲成为最重要的市场,中国继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来,今年已经连续第五年蝉联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13.6万台,同比增长达到60%,预计2018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超18.5万台,同比增速超38%。

        工业机器人继续保持产销国高度集中态势,各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产品日益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技术发展呈现人机协作、自主化、信息化、网络化四大趋势。2017年,受到工业4.0的影响,以及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背景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潜力正逐渐释放。我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创新创业热潮推动产业蓬勃发展,新企业和新产品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应用低端化、同质化,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助、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国外品牌垄断中高端市场,国产机器人企业亟待突围
        国外企业垄断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中高端市场。根据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国外企业以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代表,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超60%,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份额超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下游应用领域中,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受益于机器人成本下降,外资巨头开始下调产品价格,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国内企业高端产能不足,低端领域扎堆现象突出。据工信部2016年初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800家,其中超过200家是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还出现了4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掌握核心技术是必经之路,国内领军企业初具竞争力
        国内机器人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埃斯顿、、广州数控、新时达、拓斯达、巨星科技、华昌达等。这些公司已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进行拓展,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等方式掌握和本体的研制技术,结合本土的服务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未来有望实现对国外品牌的进口替代。

 

        图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优势企业

 


        “本体+集成”的柔性解决方案或是最优解决方案

        机器人裸机需要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为终端客户所用。中科院深圳技术研究院的报告分析,国内大部分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在政府的补助之下,仍然处于盈亏线的边缘。系统集成业务盈利能力较可观,毛利率平均能达到30%左右。

 

        图机器人上市公司的机器人业务收入水平

 

 

        图机器人上市公司的机器人业务毛利率水平

 
 

        相比较机器人在焊接,喷涂领域的应用,大量零件的组装和零件的准备流程现在还主要是靠手工完成。根据日本对各类机器人收货单位的统计,不管是大型的汽车集团,还是中小型的企业,零件组装和准备阶段使用机器人的比例很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这些公司在零件的组装阶段使用的机器人的量只占到0.1%。
 

        图各种机器人出货量所占比

 


        即使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汽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有些特定的工序任然是由人工完成的。,提升机器人的柔性应用将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主旋律一台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满足单一制造的需求,机器人的应用将向多样化发展。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定制化的机器人服务相对于需要大量投资的普通工业机器人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所以工业机器人的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业机器人将会在高产能方面加速提升,而具备完成多样性任务的柔性工业机器人将会被应用在更广的领域,其中中小型公司将会成为这些机器人的潜在大客户。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很多装配和准备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工作往往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机器人的引入可以大大减轻熟练工人的用工成本(这些雇员往往不可替代且工资很高),低成本的多功能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热点。

        3C、家电行业潜在空间大,国产品牌有望实现赶超
        非汽车行业国产替代的可能性更大。中国在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为发达国家的1/4至1/3,非汽车行业的这一比例在1/11左右。汽车工业注重生产稳定性,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大部分外资整车厂商的生产线标准及机器人选型是全球统一的,国产整车厂对使用国产机器人也持谨慎态度。而在3C、家电、金属、塑料化工、食品等行业,国外品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基础优势并不明显,下游行业客户更加注重机器人产品的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国产机器人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图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

 

 

        图中国与发达国家在非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

 
 

        3C市场的持续增长是各大企业看中3C行业机器人应用的关键。中国集中了全球70%的3C产品产能,而目前此领域的自动化程度仍较低,主要是由于3C产品品种众多切尺寸小,其组装需要用到很多非标的设备,组装的步骤繁琐,更新周期快,一台专用设备可能只用几个月就无法适用新产品,自动化装配的难度也很高。

 

        产业报告目录

        一、产品线标准报告

        二、非产品线标准报告

        三、动态监测报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